
7月10日,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开展西洞庭湖鱼类资源观测、评估和研究工作。
此次调研主要包括野外监测、生物多样性分析、鱼类多样性的环境DNA(eDNA)分析等。
在生态修复位点的牛屎洲、半边湖、护桶障、枫子障、杨幺水寨及外围的蒋家嘴等地,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莫小阳教授和沈中源讲师带领三名学生抽取水样用作水质样方的检测,通过水质DNA测试鱼类的多样性,并对鱼类样本进行采集鉴定与制作。已采集11个环境DNA样品及20公斤渔获物,渔获物包括蒙古鲌、翘嘴鲌、鳜等15种经济鱼类。
通过此次调研,将系统掌握西洞庭湖水环境状况,促进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工作,并建立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名录,对鱼类生物资源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计算。
记 者:吴清风
编 辑:刘 豪
一 审:周海燕
二 审:朱自刚 张智峰
三 审:彭庭毅
责编:刘豪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视频】汉寿新闻2025.9.9
丰家铺镇包狮村:党建引领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汉寿县城管执法局监督检查餐饮油烟净化情况
【视频】汉寿新闻2025.9.8
【视频】汉寿新闻2025.9.6
汉寿抗战老兵吴则城:“没有他们的牺牲 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视频】汉寿新闻2025.9.5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