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烈士事迹:还原革命历史现场
课程深入介绍了革命烈士戴春生的光辉一生,作为汉寿地区党组织的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面对反对派要挟,最终慷慨赴死。实践团成员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珍贵影像与实物图片,还原戴春生从投身地方武装斗争到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的完整历程。教学重点剖析其在极端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的思想根基,结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复杂斗争背景,引导学生领悟“对党忠诚、不怕牺牲” 精神的历史逻辑。课程创新设置动态地图演示环节,直观呈现戴春生参与的关键战役,帮助乡村学子认知革命斗争的复杂性。
提炼精神内核:贯通历史与当代实践
在理论阐释部分,课程以戴春生事迹为样本,串联不同时期革命烈士的共性特征,凝练出“理想信念、无私奉献、使命担当” 三大精神维度。实践团采用对比教学法,将革命年代牺牲精神与当代乡村振兴中的奋斗案例结合,引导学生思考精神传承的时代路径。互动环节通过 “红色精神树洞” 匿名问答、“我心中的革命烈士” 主题分享等形式,激发学生将“不怕困难” 精神转化为学业动力、以 “无私奉献” 取向参与乡村公益实践的思考。
构建三维体系:深化党性启蒙教育
针对乡村青少年认知特点,课程构建“历史认知 — 情感认同 — 实践转化” 三维培养体系,融入党性启蒙教育。通过解读戴春生 “入党申请书” 手稿复刻件,引导学生理解 “对党忠诚” 的具体内涵;组织观看《革命烈士精神代代传》纪录片,帮助学生建立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价值关联。
此次红色教育课程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党史知识,更是要坚定孩子们的理想信念,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少年。“潇湘武韵”暑期社会实践团将持续为乡村青少年搭建党性启蒙教育平台,着力培养兼具历史使命感与时代创造力的乡村建设后备人才,推动红色基因在乡村教育中长效传承。
编   辑:刘译林
一   审:刘晓燕
二   审:朱自刚
三   审:张智峰
责编:刘译林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ignore-error/1&pid=27196908 )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ignore-error/1&pid=53243660 )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31
!/ignore-error/1 )
汉寿县岩汪湖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汉寿县残疾人联合会岩汪湖区域托养中心正式开院
!/ignore-error/1&pid=53215980 )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30
!/ignore-error/1 )
丰家铺镇金牛山村:因地制宜谋发展 农旅融合促振兴
!/ignore-error/1 )
崔家桥镇金马村:秸秆不再烧 由“废”变为“宝”
!/ignore-error/1 )
汉寿县老年大学重阳汇演:银龄展风采 重阳寄深情
!/ignore-error/1&pid=53180415 )
【视频】汉寿新闻2025.10.29
 
        下载APP
 
    分享到